對于一卷硝酸纖維素膜可以用上幾個月的用戶來說,廠家的質控標準已經*能滿足你的要求,而不需要自己再做相關的質控。
硝酸纖維素膜的質控雖屬于原輔料QC職能,但由于其專業性強,一般都由小樣調試人員來執行,膜入原料庫后需要進行如下檢驗工作:
1、查收COA
在購買時,供應商會隨產品為每個lot的膜提供一張紙質的出廠質量證書,該證書被稱為COA。如果你已經購買某一批次的膜,而沒有索取相應的證書,如果有需要可提供批號向廠家要求補發。其實在很多行業都有廠商為自己的產品附上COA的習慣。
COA一般只提供給大客戶,對小客戶是沒有意義的。
其內容主要是廠家在產品出廠時做過一些測試的羅列,作用可以理解為質量憑證和測試數據參考。
2、檢查物理性能
膜的物理性能主要是2個參數,膜厚度和寬度。長度不需要檢測。使用中可以關注長度上是否有斷面重接現象,斷面多費料則多,少數發生。
厚度,由螺旋測微尺,選擇幾個測量點檢測后算平均,膜生產的必測參數,主要表現為厚度不均勻影響生物原料在膜上的擴散性能,點出來的C/T線寬窄不一,另外也影響爬速。
寬度,普通直尺測量。
物理性能一般都不會有什么大問題。畢竟檢測標準客觀,易把握。沒有條件執行的廠家可省略。
3、跑水性能
樣本采用含有有色食用色素的水溶液,目的是容易觀測。需制作一個簡易支架。
操作:注入足夠溶液到下部槽內,將不同批次膜每隔1cm做一次標記(總長大于4cm)并放到傾斜支架,整個支架下端放入溶液槽,膜開始吸液,計時。記錄每個標記處的通過時刻,并與對照組比較。
跑板時,理論上溶液呈水平線形式上吸,觀測是否有波浪傾斜或包圍潤濕等反常現象。
4、點樣測試
C/T線出線時間,其他試驗條件相同情況下,記錄和比較C/T線出現時間是否與對照有差異。
靈敏度,比較不同樣本濃度情況下,T線的變化是否和對照組同。一般每批次膜取前端一段用來測試即可。
由于制造過程的不均一性,不同批號的靈敏度會有一定差異,當大批量使用時,這種差異影響是非常大的,那么就要按照靈敏度表現將不同批號的膜進行分類。在膜的STOCK中要能夠輕易的分辨出來。當進入后期生產調用時,就能根據這些分類,按照訂單要求取用不同批號的膜,或者用強靈敏度的原料和差靈敏度的膜來搭配。